-
从新发地买的菜还能吃吗?海鲜还能买吗?
问:前一阵从新发地采购的菜还能吃吗?答:目前,未发现通过食物经消化道感染的证据。蔬菜可以放心食用。在日常处理、烹饪食品时应注意食品安全,包括食品处理前后洗手、生熟案板分开、食物和水加热煮熟、不吃生食(...
2025/5/151 -
家中生产“毒豆芽”,每天卖两桶,流上餐桌……
浙江检察网龙泉讯豆芽以其价廉味美深受街坊喜爱,是毛血旺、水煮鱼等的佐料。可是就有一些不法商家,为让豆芽卖相好、不易腐烂,竟添加国家明令禁止含有抗生素的添加剂,最终身陷囹圄。6月29日,由龙泉市提起公诉...
2025/5/151 -
假如生鲜食物与“”扯不清 我们应该怎么办
虽然目前并不能确认是三文鱼等水产品本身带病毒,进口之前被带病毒的工作人员污染,还是在进入市场之后的后续处理中受到人为污染,但这依然给我们舌尖上的安全带来了新的考验。三文鱼和海鲜到底能不能吃、怎么吃?我...
2025/5/151 -
“螺蛳”受保护 “螺蛳粉”还能吃吗?
“螺蛳”受保护“螺蛳粉”还能吃吗?专家:拟列入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的非此“螺蛳”近日,国家、发布通知,就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(征求意见稿)》公开征求意见。有网友发现,“螺蛳”拟列进国家二...
2025/5/151 -
如何安全食用水产品?北京疾控建议这样做
夏季是水产品大量上市的季节,各种美味的鱼、虾、蟹等可供人们选择。水产品种类繁多,营养价值丰富。如何安全食用水产品呢?北京疾控中心提醒:到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分装好的生鲜产品,加工烹调应做到烧熟煮透,原则...
2025/5/151 -
消费季来了 别被“报复性”夜宵“报复”了身体
夏夜,烧烤、小龙虾、啤酒等成为了餐厅的主角。近日美团公布的数据显示,6月6日至7日,北京消费季周末即迎来“开门红”,北京餐饮小店的网络订单量相较前一个周末增加近10万。不光是北京,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...
2025/5/150 -
注意了,喝罐装饮料的一个习惯让他险丧命
最近天气闷闷的,喝几瓶冷饮解解闷再合适不过了。不过问题来了,你喝饮料时有没有用吸管的习惯?如果没有的话,那你可要当心“惹祸上身”了。深圳的陈师傅是一名货车司机平时经常在外用餐,个人卫生也没有很好重视。...
2025/5/150 -
面粉中的面筋是怎么回事儿?
面粉由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组成。面粉中所含的蛋白质按种类来分,主要有4种:麦谷蛋白、麦醇溶蛋白(也叫麦胶蛋白)、麦清蛋白和麦球蛋白。其中,麦醇溶蛋白约占面粉中蛋白质总量的40%,麦谷蛋...
2025/5/150 -
喝汤,真的没营养吗?
喝汤滋补的神奇作用,在民间传说已久。鸡汤、骨头汤、牛肉汤,味道鲜美,如果再能有保健作用,那当然是。但是,也有很多科普人士和营养专家说,汤其实没什么营养,营养都在“渣子”里面。到底真相是什么呢?咱们今天...
2025/5/150 -
食盐中含再起争议
日前,作为食盐抗结剂的“”,再次被新媒体当做了“毒物”进行传播,甚至于被质疑批准程序。然而,“盐里面加进了危害消费者健康”的消息一直存在,时常被推到公众面前进行质疑,那么,真相到底如何?“在批准每种添...
2025/5/150 -
从小饮料当水喝 27岁女孩患糖尿病并发白内障
日前,27岁的小雅在太原爱尔眼科医院完成了白内障手术治疗。白内障的发病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上,年仅27岁的小雅怎么会患上白内障呢?太原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高岩指出,小雅的白内障属于糖尿病并发性白内障,是由于...
2025/5/150 -
番茄位列日本人喜爱蔬菜名,研究揭示它的两个优势
番茄,是餐桌上出镜率的食材之一,由它搭配出的美食个个让人垂涎:番茄炒蛋、番茄牛腩、番茄龙利鱼、番茄蛋花汤……除了诱人的颜值之外,番茄含有丰富的、钾、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,可谓是内外兼修。日本的两项研究...
2025/5/150 -
鸡蛋面里有鸡蛋吗?很多人不知道,购买时看清1个字,吃着才放心
夫妻肺片里有夫妻吗?老婆饼里有老婆吗?鸡蛋面里有鸡蛋吗?很多人不知道,都被它的名字欺骗了!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鸡蛋挂面那点事!上周末闲来无事,到超市溜达一圈,啥也没买,就买了一大堆挂面回来!呵,您还别说,...
2025/5/150 -
杨桃“颜高味美”也不能敞开吃!
产于热带的水果杨桃是一种横截面为五角星形状的水果,的外观称得上是水果界的“颜值担当”。它吸引人的地方还不只一副好皮囊,“内心”里富含的水分及,加上酸甜爽脆的口感,更受人欢迎。许多人都品尝过这种水果,但...
2025/5/150 -
形形色色的甜味剂,你了解多少?
三字经说:“酸苦甘,及辛咸;此五味,口所含。”甜味是中国传统五味之一,普遍受到消费者喜爱。什么是甜味剂?按照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2760-2014),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甜味的物...
2025/5/150 -
“这杯奶”越来越有保障了
“源头严防、过程严管、风险严控、违法严惩的监管环境提振行业信心,让百姓消费更安心。”期间,记者采访了3位乳品业界的代表,他们共同为市场监管工作点赞。监管更严了新《食品安全法》提出特殊食品概念,明确对婴...
2025/5/150 -
“疫情肥”怎么破? 营养学家建议“分餐制”
“分餐制”精准对付“疫情肥”“上周,正好有一个典型的疫情期体重增加的案例。”中山二院营养科主任陈超刚主任医师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,在疫情前,一位不孕患者通过两个疗程的减重,从原来的80kg降至66kg,...
2025/5/150 -
警惕!常见高风险食品引发食物中毒
近日,广东某地发生家庭食用黑木耳引发食物中毒事件。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,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整理了部分常见高风险食品,发布消费提醒如下:一、警惕黑木耳、银耳和湿米粉、河粉等米酵菌酸中毒潮湿多雨的天气,泡发的...
2025/5/150 -
中秋节来一顿“分子料理”? 其实你小时候吃的棉花糖就是
不一样的料理有不一样的“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分子料理也被玩出了各种花样。其中运用较多的不外乎真空低温慢煮、液氮速冻、乳化、球化、凝胶化等,那么这些技术到底都是怎么回事呢?真空低温慢煮低温慢煮技术在1...
2025/5/150 -
听了张文宏的话 我们认真研究了孩子早餐喝粥这件事
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“自黄帝时起,人们开始‘烹谷为粥’。”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中医科专家晋献春教授说,在古书《周书》中就有对喝粥的记载,所以中国人喝粥的历史至少有2000年。我们通常所喝的粥是用大米或...
2025/5/150